logo
美术三疑问
时间:2018年09月07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我对美术是纯粹的外行。外行的话对于内行也许有点用处。于是我提出三点疑问供美术的内行和外行哂纳。

三点疑问是:一、美术作品(绘画、雕塑等色彩和造型艺术产品)是不是可以作为传达信息的一种中介(如语言之类)?二、美术作品传达的是什么样的信息?三、一般人(不是艺术家或专家)怎样接收美术信息?什么叫作“懂”?懂了什么?

美术作品等于一种信息中介?

一个三岁孩子拿笔在纸上乱画。他画的是什么?一个太阳是明显的,一个圆圈外加放射的直线。这显然是他从见过的图画上模仿来的。这是学来的传统手法,是古人的创造。问他这是太阳吧,他就点头。问答两人有共同的底本,可是画别的就不对了。尽管还是用线条勾画轮廓,看的人以为是人,画的人却说是树。

这是最起码的普通实例,但这里面所含的公式的应用范围很广。那就是一个人通过一张画向另一个人传达了一种信息(原物),然后可能从这另一个人的反问中再传回去,不过传回去的这一次不是通过画而是通过语言。这一来一往的信息交流其实是两回事,传达的中介不同。但不论信息是什么,中介是什么,传达信息的交流线路是无可疑的。传达线路并不总是通畅的,不通和打岔是常有的事,但不能因此否定这条线路的存在。语言和美术不是同一性质的中介,差别很大。所以听别人谈画,画家往往会摇头而不是点头。

美术信息如何传达,即如何发送和接收,这就要搞清楚对待画的态度问题。看画的人对美术作品能不能认真和进入,从接收信息来说,是欣赏时的客观性内容和主观性内容的比例问题。简单说,这是对待态度问题。具体说,这是对所画的东西的注意多少问题。不能认真、入迷,而找寻画的是什么,好像是想发现信息,其实那不见得是画家所要传达的信息,也未必是画所传达的全部信息。

看画的人谁不从画中找出什么并加以评判呢?仔细考察,许多人注意并评判的并不是画而是画中的人或物。见画饼想充饥,见画裸女想入非非,看不出像什么东西也要极力找寻图案中的形象或文字。于是画不是画而只是所画的东西;东西自然有价值,评判就容易产生。若说这也是把画当做中介,那只是中介作用的一点。严格说,这并不是把画当做传达信息的中介而只是当做商品广告。在这种对待之下,许多美术作品的意义便大为缩小甚至没有意义。有真苹果何必看画的苹果?

美术作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假如是作为中介,就要问美术信息是什么。既然认为其中有信息传达,那还可以先问信息在传达的两头是不是等同的。很明显,发出信息的人所了解的信息和收到信息的人所了解的信息不但未必同质而且不会等量。单就量说,观众可能收到的信息总量比发出的人(创作者)所了解的更多。中介所含的信息量比发送和接收的人所了解的更多。创作者在时空中是数量有限的,观看者在时空中是数量无限的。前者是封闭的,不可重复的,而后者是开放的,可重复的。因此,脱离发送者后独立的中介所含信息量也可以说是无限的,就是说我们不能限定可接收的量。不论名画、儿童画、岩画都可以是这样。不过这个无限不是真的无限而是不能确定边界,即边界模糊,因此还可以比较一定时空范围内的信息大小、多少,或说是比较发现出来即接收到的信息的量。这样,名画比儿童的涂鸦含有更多的信息量,也就是有更多的了解的可能性。可收的信息越多,越能显得超越时空而垂之长久,传遍世界。

由此可以说美术作品表现的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的,而是一个社会集团、一民族、一时代甚至全人类的文化体系,就是说人们怎样看待自己和周围的社会及自然,即世界观和人生观。这虽是创作者所发出而且蕴藏在作品之中的,却是从观看者即接收者一方面反映出来的,美术信息只在接收者一边才能显现出来。美学家争论不休的实际上是接收的信息,而且是换用语言为中介所表达的。

什么叫作“懂”?懂了什么?

由此而来的问题是接收者如何了解而得到信息的。如果把信息当做如同语言中的意义,那么,画家已经用绘画的艺术语言传达出他所要传达的意义了。照说连标题也是多余的,可是有不少画的标题,特别是中国古画的题词,往往使人觉得不可缺少,有助于了解,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因为创作和欣赏各有一个组合或则构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个动态的结构系统,局部只有在对全体的理解中才有意义,而全体又只有在对所有局部的理解中才有意义,因此这是一个不断来回的广化和深化的循环过程。不仅古画,对现代画的了解收取信息也是这样。

美术品是多义性的,不同的人可以从同一幅画中看出大不相同或则部分共同的意义。这多义性还不是静态平列的,而是动态的,在时空中随机转换的。一幅古画在古人(当时人)和后人眼中可以意义不同。外国人看中国画和中国人看也不会一样。这种随机多义性也就是“模糊”性几乎是普遍的。因此,信息接收者也是凭自己所有的更大的全体去了解这个局部对象的。为了了解,需要一个构拟全体以展示局部的组合过程。各人接收信息的同异取决于各人的组合过程即了解过程。这了解过程里还有个“经济”原则,即,组合是复杂的而表达出来时却是简化的。

由于了解一幅画或说接收信息的人总是要经过一个组合过程才能从全体得出其中的意义或说信息,所以美学(审美)意识同时是史学(过程)意识而不是瞬间意识(印象),也不是语言(思维)意识。那么,我们能不能说,除了由感觉而得的知识和由概念而得的知识以外,还可以有一种由艺术而得的知识呢?现实是给美术下定义和分类对于学校教学大概有必要,在美术理论和实践中未必那么重要。为画的信息下定义不如探讨古今中外画家和看画的人如何从画内画外发出及取得信息。罗丹的思想者雕像和各种佛像以及踏飞燕的马等等在观者心目中传出了什么?不同的佛像和孔子画像是不是传出了不同的信息?为什么会这样?当代中国青年看画是怎么由自己解说而自以为懂的?他们看出了什么?

还有个问题是:这种以美术为中介的了解如何转化为以语言为中介的传达?

古今中外的人评画都作了这一转化,却至今似乎还很少有人对这种转化作出解说。例如谢赫的“绘画六法”可能是中国最早留下的系统地用语言中介转化美术中介的传达。怎么分析理解?“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指的是什么?四字连读还是二字连读?每句一“法”说的是什么?为什么难以“备该”而可以“专擅”?能不能编出美术符号和语言符号对应的代码本,好像山水画中的各种皴名那样?能不能用中国讲美术的语言讲西方的画,好像用西方讲美术的语言讲中国画那样?

当年林纾曾经以司马迁为标尺来了解并衡量狄更斯,那还是在语言艺术以内。现在是不仅要把美术作品信息转化为语言而且要把外国的再转化为中国的,完全不用中国文化的传统语言能够接枝或移植吗?所谓“中”和“西”竟是那么隔绝而不能相通吗?语言不通,怎么“解说”呢?

(作者:佚名编辑:admin)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